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3年学术年会'“红土地文化精神传承与时代创新”分论坛主题报告会在宁德成功举办
林远磊 官春敏
12冃5日上午,由省社科联主办,省新四军研究会和宁德市新四军研究会承办,由市社科联协办的省社会科学界2013年学术年会 ''红土地文化精神传承与时代创新''分论坛主题报告会在宁德市闽东宾馆召开。参加论坛报告会的有宁德市政协副主席雷仕庆、宁德市原人大主任钟雷兴、市社科联主席张小平、市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建新、市方志委主任林慧东,省新四军研究会第一副会长王东炎、副会长兼秘书长皮效农、副会长廖开助、省委党校教授蒋伯英,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黄安榕,还有省党史研究室钟健英等,以及各市新四军研究会领导、专家学者、老同志、长江支队代表等150人参加了报告会。钟雷兴原主任代表宁德市委、市政府致词。报告会由宁德市新四军研究会林邦武会长主持。
报告会由省新四军研究会第一副会长王东炎和宁德市师范学院游国斌教授分别作了主旨发言。王东炎同志发言的题目是《红土地文化竞争力研究》;游国斌教授发言的题目是《闽东红土地文化的价值功能与开发路径》。两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红土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从红土地文化历史层面延伸到现实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层面,明确地指出了当代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采取的对策。报告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参会人员被发言所吸引,会场鸦雀无声,秩序井然,无人中途退场。报告结束后,省新四军研究会新一代艺术团即兴为听众演出了几个自编自演的红色文化节目。报告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当日下午,省新四军研究会继续组织省会学术组成员,以及各市新四军研究会参会人员,召开了本次学术论坛的学术茶座。议题有两个,一是与会人员对两个报告的论点谈看法,二是为今后办好论坛提建议。座谈时,大家对两位同志的发言议论热烈。有的认为:听报告让人耳目一新,学术研讨有创新,敢于而且更善于触及社会敏感的热点和难点中的大问题,是有所为有成果,深感研讨的是最实际的问题,很有触动。有的认为:今天的报告做了大量的准备,对如何创新,展现了很好的思路。在研究上找到了新的路子,很有启发。作为社团组织,做到这种程度,是非常不简单的,值得借签学习。有的认为:这次论坛发言确实是个创新。过去没想到红土地文化与现实联系会这么密切,红土地的研究很重要。我们这一代人还是有些经历的,与历史有直接联糸,老的方式方法还能用。但以后的人怎么办,走老路还用老方法,就会断代断层。这个创新为新四军研究会学术研究起了带头人的作用。省研究会学术组同志认为:这次研讨的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层面有提升、研究的态度结合了现实、研究的成果务实求真。理论是第一位的,没有理论就没有生命力。从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开始重视文化的理论研究,这次报告会为我们新四军研究会的理论研究开了一个好头。由于这次报告会提出一些新的名词概念,如“政治文化”,“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文化”等,有些同志在理解方面有不同看法。最后,蒋伯英教授作了点评。
座谈会结束前,王东炎同志对这次论坛作了小结。认为基本达到了目的,有如下特点:一是广泛性强。收到省会和各市会论文30篇,(其中泉州9篇,南平7篇,三明2篇,龙岩2篇,厦门1篇,宁德3篇,省会6篇)。泉州、南平、厦门市会和省会还分别举办了学术茶座形式的座谈会。二是档次较高。这次论坛主题报告会的人员,有5位教授级专家学者参加,研讨的学术深度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三是组织的好。宁德市会主动地承担论坛会议的接待安排。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会议组织周密,简洁朴素,生动活泼,政治性强,还安排了部分人员参观了红色景点——红军战士蔡威纪念馆。下一步要将论坛研究成果向省社科联呈报;要深入到学校等单位宣讲;在相关杂志刊登,扩大传播面,发挥教育功能。
|